最近整理辦公室時,一枚躺在抽屜角落里的三角郵戳被我重新翻出。盛放它的鐵盒已經(jīng)變得銹跡斑斑,蓋子上“軍用郵戳”的字樣也已氧化得不成樣子。
年輕的戰(zhàn)友可能不知道他的用處——發(fā)自軍營的信件,只要印上這枚三角形的印章,不需要貼郵票便可以寄出去?吹剿牡谝谎,我便感到很親切。義務(wù)兵時期的我沒少往家里寫信,每次都不好意思地敲開指導(dǎo)員辦公室的門:“書記,我想往家里寄封信!敝笇(dǎo)員就會笑瞇瞇接過我的信,取出郵戳鄭重地蓋上一枚鮮紅的三角形印記。
現(xiàn)在想來,也正是這一封封與家人的來往書信,堅定了我留在軍營的決心。
這個簡簡單單的三角符號到底意味著什么?班長告訴我:“這三角形像根繩子,一邊連著部隊,一邊連著家庭,一邊連著自己;又像一張船帆,能把人的思念帶回家去!
“媽,您最近身體好嗎……”,這是我在部隊寫家書最常用的開頭,簡簡單單的幾句問候,在賦予了深深的思念之后,也顯得格外厚重。母親第一次給我回信時,特意問我:“你的信怎么沒貼郵票也能寄回來?”得知緣由后,她開始為這封信上的三角形符號感到自豪,在她眼中,這是兒子軍人身份的象征。
想來我已好久沒給家里寫信了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似乎所有牽掛和思念都能通過一塊窄窄的手機屏幕,一躍千里。但所謂見字如面,手寫家書的儀式感和其中所包含的深情是跳動的信號和字節(jié)取代不了的。
晚點名時,我拿出了這一枚郵戳?吹竭@個“古董”,義務(wù)兵眼中帶著好奇,士官們眼中卻閃著光芒。我向大家介紹了這枚郵戳的用處和背后的故事,并號召中隊的同志們手寫一封家書寄回家去。一封封信件像雪花一樣送到我的辦公室,我就像十幾年前自己的指導(dǎo)員一樣,讓老舊的郵戳均勻地蘸滿鮮紅的印泥,鄭重地蓋在信封的右上角。
為了讓信件更快地寄出,我?guī)е豁稠承欧馇巴]局,直接遞給了窗口的小姑娘。小妹妹一邊敲上日期章,一邊打量著身著軍裝的我:“我弟弟在北方當(dāng)兵,他也給我寄過信呢!”
來源:十年集郵
292